动物种类:鱼类 | 品种:黑鱼苗 | 产地/厂家:广东茂业水产 |
雌雄:雄 |
1、苗种的放养
杂交鳢的繁殖集中在5月下旬至7月份,6月份为大量繁殖季节,杂交苗购买下塘主要集中在6月份,购买地主要在广东、湖南等地,广东地区价格相对实惠,为提高存活率及缩短养殖周期,建议直接买5cm以上的苗种,同一池塘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保持一致、体质健壮、鳞片完整、色泽鲜艳、游泳活动正常。有病、有伤、畸形的鱼种尽可能剔除。
放养密度主要依据池塘条件、鱼种规格、饵料供应、养殖技术水平、出塘规格和水质情况等确定。在湖南湖北地区,10cm左右的苗可放8000-10000尾/亩,饲养至50g以上时需按大小规格分塘一次;规格在0.5kg以上时养殖密度尾3000-4000尾/亩,长至1.5斤以上时亩产在五千斤以上。
注意鱼苗下塘时需要消毒,一般用3-5%的食盐水浸泡10min或10ppm的高锰酸钾20min,聚维酮碘也是常用消毒药。
2、
饲料的投喂
杂交鳢易驯食,在下塘前几天冰鲜鱼:乌鳢膨化料(1:1)投喂,日投饵率在8~10%,具体视吃食和天气情况来定,喂养一星期后,逐渐减少冰鲜鱼的比重,直到全部转化为饲料。冰鲜鱼选择海淡水鱼均可,但海水鱼营养更全面。随着水温的升高,鱼体增大,逐渐下调日投喂量且稳定在5%~8%,养殖后期日投喂量逐渐降到3%~5%。
日投喂量应根据季节、天气、乌鳢摄食情况等灵活掌握。开春后,水温上升到15℃时,投喂少量的饲料开食;清明前后,水温逐渐升高,乌鳢摄食量随之增大,投喂量随之增加。因此,每年的4月~6月和8月中下旬~10月中下旬,水温适宜,乌鳢摄食量大,鱼体新陈代谢旺盛;7月~8月上旬,由于持续高温,此时应控制投喂而使乌鳢摄食8~9成饱;11月下旬,水温降至12℃以下,停止投喂。晴天多投喂,阴雨天气少投喂,天气闷热不投喂,雷雨和暴雨临前不投喂而待雨后再投喂。仔细观察鱼体摄食是否正常,如投喂时抢食凶则可多投喂,反之则少投喂。具体投喂方法是:先投喂少量饲料,把乌鳢引至投喂点,接着快速把饲料分散投喂到乌鳢集中抢食处,再把饲料分散投喂到投喂点周围,周而复始,一直到投喂点基本上没有乌鳢取食为止,整个投喂过程约持续15分钟左右。
投喂应遵循“四定”的原则:定时,即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投喂1次且投喂时间固定,高温季节下午投喂应适当推迟1小时~2小时;定位,即在池塘中的某一区域用竹子围成面积约10m2大小的方框,并将饲料投放在方框内,不要随意改变投喂地点,使杂交鳢养成***摄食的习性;定质,即鲜杂鱼当天收购后当天投喂,剩余鲜杂鱼加冰贮存或放入冷藏库保鲜,冰冻的杂鱼应先解冻后待其达到自然温度再投喂,不要投喂霉烂变质的杂鱼和带硬刺的黄颡、刺鳅等;定量,即按合适的投饵率每日投喂相对稳定的量。
3、防病管理
疾病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时有发生,但预防往往比***更重要。在定期调好水质、合理的投喂、科学的管理的情况下,鱼病是很难发生的。水环境-病源-鱼体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,一旦发生疾病,***可能是由于水质出现了问题:氨氮、亚硝酸盐超标,pH>9都容易引起鱼类疾病。由于鱼类生活在水环境中,疾病一旦发生是很难***的,所以在养殖过程中防重于治。对于已经发生疾病的鱼,***的原则是:先杀虫,后杀菌,再调水;杀虫杀菌都需要对症下药,切忌一律千篇的滥用药。
4.1适时消毒,一般每隔15天~30天用30kg/亩~50kg/亩生石灰或沸石粉进行1次池水消毒或底质改良。
4.2乌鳢有同类相食现象,要及时分塘。
4.3投喂饲料时加水捏成团摄食更积极。
4.4鱼苗下塘初期及时关注死亡情况,并及时用药***。
4.5分塘后的小鱼围在一定范围集中喂养,***每一条都能吃上。
广东茂业水产鱼苗养殖基地 联系人:崔经理 18312824904(微信同步)
4.6乌鳢对硫酸亚铁十分敏感,要慎用。